最新消息

الأخبار

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應用「區塊鏈」技術 池上米網路販售銷全球
發佈日期:2019-11-08



區塊鏈一詞是近年來全球討論度很高的技術,原本是用在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,如今已被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,其中全球第一包運用區塊鏈的稻米,就來自台灣池上,如今這包貼著區塊鏈QR Code的池上米,更已經可以銷售到全球各地,甚至也在知名國際網路購物平台上,上架販售。
 

手持池上好米,梵蒂岡教廷樞機主教約斯基,與台灣大使李世明,及池上農民鍾政容合照,池上米首次登上教宗餐桌,農委會主委陳吉仲,也特別東訪這「神之米」產地,好奇為何池上小農能讓教宗吃到池上米。
 

池上稻農 魏瑞廷:「我跟國外的人有時候談,就直接丟(區塊鏈)給他看,這(區塊鏈)是後一期的,這是這一期的,目前現在這一期正要的。」
 

拿著手機,詳細介紹梵蒂岡教廷,如何透過網路就能確認這些白米,符合教宗的飲食規範,他是池上青農魏瑞廷,是全球第一位結合稻米,與區塊鏈技術的農民。
 

池上稻農 魏瑞廷:「這包米一定符合,你們(教廷)要吃的東西,沒問題,所以也是區塊鏈幫我,否則就算我去到那邊,講這麼多也沒有用。」
 

不僅僅是梵蒂岡,魏瑞廷近一年來把所種的米,外銷到香港、杜拜、加拿大等國,甚至在國際網路購物平台亞馬遜上架,2公斤裝的池上米售價近千元,價格比池上冠軍米還要高。
 

池上稻農 魏瑞廷:「它(區塊鏈)是讓你加值,不是幫你賺錢,它是要讓人看到你的認真,你的產品是怎樣生產的,你怎麼認真要怎樣讓消費者看到,因為你用說的 沒有人相信,他不認識你 但是他認識區塊鏈。」
 

魏瑞廷的包裝米上,都有獨立的編號及QR Code,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描QRcode,就能看到每包米的生產製程,就像農委會主推的產銷履歷,不過卻又大不相同,所謂區塊鏈,簡單說就是分散式儲存平台,取其不容易更改做假的特性,最早運用在比特幣,台灣有新創公司就把這項技術,擴大運用到旅宿、食品上,也首次和農民合作,把稻米的種植過程、加工碾製甚至物流販售,每個環節都一一獨立,記錄在區塊鏈平台上,也因為每個環節都是獨立,卻又可以互相比對資料的正確性,因此只要一個環節無法吻合,就能輕易被發現。
 

新創公司創辦人 王俊凱:「那以前也是沒有碾米廠一起運營,這個生產履歷嘛,你們也應該沒有聽過,我們甚至還有物流公司在後面,認證公司在後面,出關 東西運到國外它會有海關嘛!所以這些東西,其實我們都把所有認證,都放在溯源的平台上,然後來證明這個池上米,真的是很值得大家去信任的一個好的品牌。」
 

碾米廠業者 陳政鴻:「在以往的產銷履歷,它是看不到加工端的這個資訊,所以對我們來講,只是說做一個上傳,但是也不會增加說很多的行政作業,因為我們平常,就是還要再做書面的資料嘛!」
 

國內主推的產銷履歷或有機認證,雖然農民都要把生產過程上網登錄,但實際到國外參展的農民卻發現,國外買家對於國內農業認證標章的接受度低,也因此不容易獲得國際買家的信任,而魏瑞廷就是透過區塊鏈,這項在全球越來越盛行的技術,並搭配田間微氣候感測裝置,隨時上傳田間資訊,藉此取得買家信任,即便無須親臨池上,就能知道農產品生產環境及流程。
 

池上稻農 魏瑞廷:「我們所有現場的東西,都丟到雲端去,消費者可以透過QR Code,還有我們有裝一些微氣候設站,這些資料可以讓履歷是活的,變成有生命的履歷,可以馬上知道現場的東西是怎樣,所以表示我們的東西不會做假,讓消費者吃到的,就是真的來自我們池上,產自我們池上。」
 

知本農民 呂宏文:「台灣的有機拿出去大家都不看,大家都比較,像我有清真(認證),大家看清真,然後他們反而比較在意,我的種植背後的意義。」
 

魏瑞廷也說,農民每個月,只要支付不到千元的月租費,就能獲得區塊鏈的平台支援,現在有許多台東農民也躍躍欲試,就是希望把台東的特產,洛神、紅藜、樹豆等外銷出去,畢竟國內市場實在太有限。

池上農民 魏紋書:「做這個事業要做長久的,不是做短暫的,所以我們要實在放上(網路)去,讓人看了解。」
 

太麻里農民 林建中:「光看到完全不能更改這個區塊,其實對於消費者的信任度就會提高很多。」
 

知本農民 呂宏文:「我的客戶他即便在歐洲,他可以隨時的掌控,有機不行,有機必須等到我們上傳到,有機專頁的網站上面,他必須透過這個網站,我們會掃QR Code,掃了QR Code之後你才知道,前期的生產過程是怎樣,他沒有辦法即時地掌控目前的狀況。」
 

農產溯源一直是,國內農政單位極力推廣的一環,然而生產履歷系統,往往被詬病資料缺乏或單一,區塊鏈的介入,或許能為農產溯源,開展全新的一條路,也讓小農取得進國際市場試水溫的入場券。


資料來源:客家新新聞
http://www.hakkatv.org.tw/news/186928


Back To Top